close

 

H.E. Sakya Khondung Abhaya Vajra Rinpoche

teaching Six Dharmas of Vajrasanapada in Seattle

2017年2月,薩迦法王子 無變金剛仁波切

在西雅圖薩迦寺給予金剛座尊六法灌頂。

灌頂開始前,由其胞弟薩迦法王子 無畏金剛仁波切
給予前行開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tx4wUa8r6k

 

中文

 

首先,我要歡迎所有今天到場的法友。我個人感到非常幸運,

這周末將以如此令人讚嘆的上師處接受這些法教,

而這位上師剛好是我的兄長。

對我而言,當我接受這些法教時,我不僅將他看作兄長,

而且將其視為最重要的上師之一。

當我接受此類金剛乘法教時,我總是試著回憶

皈依與菩提心的要點,以及令我們有資格受這些法的其他要素,

以確保自己擁有正確的心態。

就像我們的上師金剛持 吉札·達欽法王總對我們說的,

在開始這些之前,要先完成前行教法。

所以今天我只想和各位分享我試著提醒自己的內容。

修持前行不僅對我們的修法或這些法教特別有幫助,

而且可以真正改變我們整個生命。

前行可以讓我們的生命更富意義,而且,

若真正將之付諸實修,我們會活得更快樂,

不會帶著任何遺憾死去。

我知道你們許多人可能都是老弟子,甚至是薩迦派老密,

但我認為不斷以前行教法提醒自己,不忽略可能被認為是嬰兒學步的内容,

是很重要的。因為若你真覺得自己懂了、完全掌握這些了,

那麼恭喜你,你就成佛了。

而且,接受這些法教,不是僅由上師來完成所有工作,

而我們只要閒坐著相信上師就好,

而是意味著我們需要真正把這些前行法銘記於心。

 

— 靈性種姓

今天我想要思維的第一項內容叫做“靈性種姓”,梵文裡稱為“郭德拉”,

藏文叫做“利”。基本上,“靈性種姓”

意指一切有情眾生都具有的、從輪迴中解脫的種子。

佛陀解釋說,每個人都有成佛的種子,我們的本性都是善。

而我們所知的許多人可能看上去是壞人,

有人可能甚至覺得自己就是個壞人。

但我們試圖要說的是,每個人都有改變的潛能。

 

然而,發展這種靈性種姓存在障礙。

 

障礙主要有四種

 

第一種為具有煩惱和染污的壞習氣,並餵養它們。

 

例如,某人有嗔怒的毛病,或過於執著某些東西,

但他們認為:“我就是這樣的人,没法改變。”

其實他們只不過是不肯費心去改變,諸如此類。

 

第二種障礙是不良的交際。

 

例如往來於惡友,甚至我們可能覺得是好的上師,

但其實對我們有負面影響、引我們誤入歧途。

 

第三種障礙是貧窮或匱乏。

 

我們不是說你如果貧窮就不能修行。

因為一般來說,哪怕僧人都本應是貧窮的。

這貧乏的意思是指無法接接觸佛法。

當人們貧窮、被需求壓倒時,

他們只能專心思考謀生,無法好好修行。

 

第四種障礙是被人統治、不具自由。

 

比如在某些國家,人民受到壓迫,無法好好修行。

這些就是發展靈性種姓的四大障礙,是我們必須克服的。

 

 

而對於擁有靈性種姓的人來说,通常有四種跡象暗示它的潛能,

 

1)對有情眾生生自然具有大悲心;

2)對佛法僧三寶顯露興趣;

3)有很强的安忍力;以及

4)具有善德。

 

當某人具有這些跡象時,便意味著他具有靈性種姓。

 

 

要成為這種靈性種姓的一份子並證得證悟,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相同的潛力。

靈性種姓並不因不同的種族、性别、世襲種姓、出生背景而有所差别,

我們在這方面完全平等,這是所有人都已知道。

但佛陀在古印度闡述這些,教導和提倡社會平等,

其實是具有革命意義的。

例如,佛陀曾說:“清淨是行為的果,而非出身的果”。

是的,我們都具備慈悲本性、善的本性,即使你認為自己並不具有。

就好像當我們在自身發現一些不善的東西,比如僅僅一點嗔怒,

而我們卻餵養它,越餵養越多,它就變大,於是我們就會做壞事。

就像那樣,若我們觀察自身,發現一絲慈悲心或一些善德,

若我們專注於此,努力培養,那慈悲心或善德也可以成長。

每個人都有慈悲心,即使我們能想到的最壞的人也有一些慈悲心,

即使只是對自己的母親。如果連那都没有,

也許他們對自己的狗會有些慈悲心。一些人已經具有慈悲心,

而另一些人則尚待開發。無論何者,我們都需要培育那顆種子,

讓它萌芽,長成圓滿佛果。

我感到對靈性種姓進行思維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身處現代世界的我們有许多不安全感、缺乏自信,

甚至是自我憎恨。我注意到這個现象,而且感到越來越普遍。

我驚訝地發现,不僅年輕一代,而且許多成年人也在承受這些,

他們可能只是忽略了它,卻沒有意識到這其實是個很大的障礙。

我認為這個問題需要被處理。

 

所以記住:“我們都具有同樣不可思議的潛能,這真地能夠有所助益。”

有時這種不安全感的成因可能是無法恰當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緒、

不被聆聽或不被理解,以及強烈的孤獨感。

有時人們只是想要成為某些東西的一部分,

以赋予人生些許意義。如果我們選擇採取行動,

這種情況就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當我們處理這種情況時,

這無關乎抑制。不是試圖壓抑這些想法和感受,

或試圖强迫它們停止,哪怕它們看起來是錯誤的,

比如嗔怒或貪執。我們需要知道如何“回應”而非“反抗”它們。

這關乎所謂的“理解並立于其下”

(understanding them and standing under them)。

佛陀曾說這些煩惱都是客塵(暫時染污),

而心的自性是澄明的光。自我懷疑等所有這些,

都屬於客塵的範疇,並非我们的真實自性。

我們僅僅需要相信自己的佛性。

 

例如,做了壞事時,我們不應對自己整個人進行批判,

因為那會導致罪惡感。這是不健康的煩惱,

因為罪惡感意味著“我是個壞人”,而那會導致錯誤的見地。

相反,我們應當對所作所為進行評判。

感到一些懊悔或羞愧是確實需要的,但這不意味著我们得苛責自己。

我們需要的僅是從中學習,並相應做出回應,

從而德行成長,安樂增上。然後,當我們犯下惡行,

我們需要在三寶前坦承懺悔並放下,

因為三寶是指明正確道路的皈依對象。

之後我們可以通過更多的行善来清淨惡業。

 

另外,有時人們可能覺得自己境遇不公,蒙受諸多苦難。

事時也許得確如此,我們不否認人的感受。但我們需要记住,

這一切並非只關乎你。

佛陀解釋说,輪迴回中有無量眾生,

一些眾生在我們甚至無法想像的最糟糕的生存環境中受苦。

也許那真的有點難以想象,但我們可以看看現今世界上的其他人,

比如第三世界國家的孩童,一無所有,不能接受教育;

或在飽受戰爭摧殘的國家,例如敘利雅,人民生活在持續的恐慌中。

所以我們必须心存些許感恩,尤其我們確實能受些教育、

有一定的社會流動性,你的那些難處是可以改變的。

如前所述,相信我們的潛能,

可以充分利用這個人生,以成為證悟者,

能令一切其他眾生從痛苦中解脫,是很重要的。

佛教徒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要擁有善知識(精神友伴)。

佛陀曾说:“首要的善知識就是你自身的善。”

另外,寂天也曾說:“當我們成爲發心菩薩時,

我們就成為了這靈性種姓的一份子。所以就像一家人一樣,

我們不能讓家族蒙羞,而必须體面地代表家族。”

(“今生吾獲福,幸得此人身;复生佛家族,喜成如來子。

爾後我當為,宜乎佛族業;慎莫染污此,無垢尊貴種。”

——《入菩薩行論》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我覺得能激勵自己的一個重要方式在於,要記得,

所有諸佛菩薩一開始都和我們一樣,充滿煩惱,他們不是生而完美的。

所以我們只要聽聞、思維、修行與禅修,就一定能變得與他們一樣。

而且你不需要成為一名出家僧尼才能修行或禪修。

另一個我自己常用的、覺得可以激勵自己的方式,就是每天提醒自己死亡這件事。

因為生命中一切都不確定,除了一件事,那就是死亡。

正如傑尊·札巴·堅赞,薩迦五祖之一曾說:

“我們終期一生都在不停準備、準備,但面臨來世卻措手不及。”

所以我們必須思考未來,但不要陷入其中。

我們必須意識到自己終將死亡。

那麼有什麼真正有意義的事是我們能做的?

我們现在可能覺得過得挺愉快的。

在正常生活中,我们首先上學、畢業,之後找到工作、養家糊口等等。

那些可能一度非常有趣,我們的確過得很快樂。

但之後我們變老、退休,周圍的人開始去世,孩子長大成人,他們離去,

然後我們就只能等死了。這是真的。

這是讓我選擇出家這種生活方式的其中一個原因。

於是在死前,我们有種空虚感,感到懊悔,

思及自己本來能完成的所有事情,可能會非常壓抑、恐怖。

所以當我們認識到這點,就能自然而然地培養菩提心,

於是就能真正成為這靈性種姓的一份子。

 

當我們修行時,必须牢记,並没有人在虚空中評判你,

說你是罪人,說你應該做這個,不該做那個。

因為在佛教中,没人能評判你,佛陀不能,上師也不能,只有你自己可以。

而且,我們不宣揚你性本惡或注定下地獄這樣的謊言,

因为我們的自性是纯淨善良的。佛陀曾說:

“你可以是自己的拯救者,或最大的敵人。你是你自己的見證人。”

所以你無需敬拜或臣服於某些神明,也無須試圖與某些完美者相融合,

這完全是關於你了悟、認出你的真實自性。

你的真實自性一直以來、以後一直都是純淨美好的,

你看到的所有這些塑像和畫像都是為了表现這一點。

那些形象有時看起來非常久遠、奇異、美妙,但它們本身並非用於供我們敬拜。

 

佛法僧都在道途上幫助我們。例如僧伽,即僧尼團体,他們有時看起來像個精英團体,

但就如佛陀,他們一開始都和你一樣。他們能成為你的福田(福德的來源),

一直與你在一起,帮助你修行,回答你的問題。通常當我們談及三寶,

我們說佛在道路上指引我們;法是道路本身;僧在道路上支持我們。

所以如果我們過的是這種佛法人生,那麼源自我們長養的所有功德,能極大影響他人及自己的來世。

 

— 皈依

由於我們即將接受非常高深的金剛乘教法,獲得灌顶是有前提條件的,

主要當然是皈依。如果你想弄明白佛教徒是什麼,其定義基本就是皈依三寶的人。

有時人們说“受皈依”,但只有當我們已完成、已證悟時,才真正接受了皈依。

更好的表達方式是“尋求皈依”。此外,這真的不是關於做個好佛教徒或壞佛教徒,

而是關於要做個名義上的佛教徒還是真正實修的佛教徒。

皈依主要分兩種方式,即小乘與大乘。小乘,意為較小的車乘,承認四共基礎,

我們晚點會講到,即存在苦等等。所以他們修行的目的是離苦,達到個體的解脱。

大乘的出發點相同,我們首先承任輪迴之苦。然後我們要記得,這不是全都關於自己。

輪迴中一切有情眾生都同樣在受苦,甚至比我們更苦。就像我們一樣,他們都想要快樂,

他們與我們享有同等的權利。那麼我們怎能獨自自逃離輪迴,留他們在此受苦呢?

因此我們修持、禅修,是為了讓一切有情眾生,包括我們自己,都從輪迴中解脱、都證得圆滿正覺。

這裡我們都是大乘修行人,至少我們試著成為大乘修行人。但修行小乘並不意味著完全自私,

只是他們更多關注於自身的解脱,而大乘發願達到更宏大的目標,所以我們稱之為大乘。

我們必須記得,無論如何,即使我們的發心颇为不同,這些都是佛陀的教法。

所以,我们向三寶尋求皈依,

因為我們明白三寶是唯一能够真正令我們從輪迴中解脫的皈依處。

輪迴意即存有的轉輪,或生命的循環。

 

— 發菩提心

然後,灌顶前行的第二個要義是菩提心,

分为兩類: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

願菩提心是動機,是達到證悟的願心;

而行菩提心是為了這個目標而在證悟道上努力而行。

 

— 四共基礎

能在修道上激勵我們的,是對四共基礎的思維,即:

1)人身難得;2)因果業力;3)無常;4)輪迴之苦。

 

僅是生而為人就極其稀有。正如經典佛教故事所述,生而為人的概率,

就猶如大海中有一只盲龜,每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

剛好將腦袋從一只在海面上任意漂浮的牛軛或圆圈中鑽出的可能性那樣低。

而我們不僅擁有人身,而且還具足“八有暇、十圆滿”,

比如擁有健康的人身、能接觸佛法等等,所以這真的是修行佛法的完美機會。

不妨說這是唯一的機會,因為我們一旦死亡,

便不可预料將轉生何處、要多久才能再獲人身。

所以我們必須權衡人身難得而死亡卻必然兩件事。

最糟的部分是我們不知何時死,這是無常的一個腦人之處。

有些人非常長壽,而有些人還没出生就死了,死亡何時發生無可预料。

 

我們說一切皆苦,有些人可能想:

“如果一切皆苦,那為何我有時會感到快樂呢?為何我聽一首好歌,

或吃蛋糕時等等,會感到快樂呢?”我們不是說我們從不會經歷快樂。

生活可能會很愉悦,但我們體會到的所有快樂全然依赖於這些外物和感官愉悦。

而我們所追求的無垢大樂,則不依赖任何外物,而是來自内心。

例如,我們可以參加一晚派對,與友人共度快樂時光。但第二天早上,一切都结束了,

就變成回憶而已,就好似所謂的一場夢。那麼我麼曾經歷的所有樂趣如何影響未來和來世?

而且既然輪迴的循環是無始的,我們可以確信自己在無數次的過去世中,

已然無數次經歷了所有樂趣。我們曾擁有一切,我們曾生活在天道,

我們曾是皇帝、皇后,我們曾是最富有的人……真的没有任何世俗體驗是我們没經歷過的,

但我們甚至記不起曾擁有的所有那些快樂,所以對來世也不會造成什麼差别。

但這就是為何我們现在擁有佛法,我們必须利用這稀有的機會最終脱離這苦的輪迴。

 

還有佛陀的生平,你們許多人都已了解。但我們能從中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是

,當他還是悉達多時,他真的擁有一切。他本來可以做轉輪聖王,

而且擁有可能的一切錢財、權力和名聲。但他仍不快樂,

他看到那些不是真正的快樂。所以,我們越能理解和認清自己在受苦,

我們就越會處理它;相反,若僅是忽略它、欺騙自己,我們只是在制造更多的苦。

輪迴之苦哪怕在小處都顯而易見。我們都能親眼看到。

比如財富,當我們貧窮,就想要自己没有的東西,我們為了得到它而受苦;

而當我们擁有财富,却不斷恐懼會失去所擁有的,

所以佛陀教導僧伽要對自己的所擁有要感到滿足。基本上任何種類的渴望或欲望都是苦。

這不是說要拒絕享樂或强迫自己受苦,而是要面對實相。

有時我們說最首要的事是不動感情、不抱幻想,真正地厭倦輪迴。

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整個人生、生生世世都被四共基礎所約束,

所以佛陀說我們需要生起這種脫離輪迴的緊迫感。

而作為大乘修行人,我們應當更加希求這點,因為看到所有人都在受苦。

 

— 四聖諦

现在一切可能看來颇為悲傷鬱悶,但這只是佛陀教導的第一條真諦——

苦諦。接下来佛陀教導第二條真諦——集諦,即苦的來源。

多數宗教討論人類和宇宙的起源,但佛陀教導苦的起源,那就是慾望。

慾望意為支配我們生命的基本的執著煩惱,源於對自他二元錯誤見地的根本執著。

這就是需要抛棄的那個制约因素,因为一旦原因消失,

結果也將消失。所以一旦我們超越了慾望,便不再有痛苦。

接下來佛陀教導了徹底而非暫時结束痛苦的方法,

那結束或終止就是涅槃(滅諦),如何到達彼處就是道(道諦)。

道的解說有許多方式,例如五道、八聖道,

但今天我们可以將之分成三個主要部分,即見地、禪修和行為。

 

— 見地——四法印

“見地”涵括了許多内容,但主要是要理解佛教四原理(四法印)。

通常除了皈依,接受四法印者可以稱為佛教徒。四法印是:

 

1)一切和合现象都是無常(諸行無常);

2)一切受染污的都是苦(諸漏皆苦);

3)一切都是空性無我(諸法無我);

4)涅槃是真正的寂静(涅槃寂静)。

 

一切都是無常與空,說起來容易。但其實我們在高等佛學院,

例如宗薩,花那麼多年時間,所有的研習本質上都是圍繞著四法印的意涵和推論。

要完全理解它們傳達的深度,可能還要再花上許多年時間。

當我們說“和合”,它的意思是,因为任何能被看到的形象或聽到的事物,

都是由感官所感知,所以“和合”意指所有事物是由相互依存的因素合成,

由許多原子、分子合成。没有任何事物獨立存在,而是全部相互依存、

由因缘而生。談及這個部分,你可以跟朋友誇耀佛教就像科學,

因為的確如此。因為現象萬法是由因缘而生,所以它們不是永恒的,

它們一直在改變。有時人們感覺科學是宗教的敵人,

但對我們來說,恰恰相反,佛教是心的科學,能够作為现代科學的補充。

所以常常當我回到西雅圖時,我會跟克里斯·莱博兹博士上科學課,我對她充滿感激。

然後我們说事物是受染污的,因为它們全都依靠感官。所以它們只能提供暫時的快樂,

而無法真正滿足我們,因為我們總會最終墮回痛苦。

然後我们說事物是空、是無我的,這不意味著我們是虛無主義者,

宣稱任何事物都不存在。自我的問題在於我們對它的二元執著,

認為某些事物具有它自己無形的、無邏輯的身份。

我們不是在暗示說我不是我、你不是你,而是說由於萬物相互依存,

没有什麼是獨立的,所以事物没有俱生的或内在的自性。

因此當我們將事物看作永恒時,這就成為一個錯誤的見地。

另一个錯誤是有人主張這個無我的概念,僅僅是因為他們不喜歡自己。

但這與那無關,這是關於斷除執著——在我們不明瞭實相時生起的執著。

所以一旦從根本上摧毁了這執著,我們就達到了涅槃,那即是自由,

因为涅槃意味一切執著或業的结束或終止。結果是不再有苦。

 

— 禪修

僅在智識上知曉這一切,或僅出於信仰而相信這些原理都是不足的。

為了了悟這些原理,我們需要修行。四法印不僅是“一個”見地,

而且必须成為“你的”見地。要讓它成為我們的見地,

不可能通過普通的智力或直覺而辦到,所以我们需要禪修。

禪修的方式有很多,但一般都劃分為兩大類,

即“止”(寂止)和“觀”(勝觀)。

雖然“觀”是達到見地的主要方式,但止觀二者並行且同等重要。

我們之所以需要寂止,是因為如果我們不學安定自己的心而試圖直接進入勝觀,

那就没什麼特别“勝”的,那就只會是深層思考而已。

這是因為我們的平常心太習慣恍神,或無法停止思考,或被昏沉所影響。

例如有時我們發現自己在回憶或幻想身處某地、做某些事,而這可能會很令人上癮。

甚至有時我能聽到自己腦海里在播放歌曲,甚至是我不喜歡的歌。

因此訓練我們的心來達到更加细微的覺知,是很重要的。

這會讓身心更加平静、喜樂。隨著我們培養寂止,心變得明淨、負面情緒減少。

如果僅僅想要休息或放鬆,我們可以去洗温泉浴或與伙伴喝一杯,

但飲酒這種事只會讓心昏沉、讓感官放縱,

而寂止讓心明淨覺醒,這是更高程度的大樂。

止的禪修不是能從書本上學到。要真正禪修,

你需要一位老師,一旦你找到了正確的老師,那麼就應當聞思修。

禪修每座時間從短開始,逐漸越来越長。隨著越來越多的修習,

我們會注意到自己的負面情緒變少,心變得明晰。一旦達到這個狀態,

我們便可運用那明淨與寂静来發整真正的證悟。就像若你有個髒望遠鏡,

若鏡頭是髒的,我們就看不見想要看的東西;

但若我們擦拭灰塵,一切就變得清晰可見。

所以具有明淨的心就像有一双新的眼睛,就像獲得了一種更高階的視力。

一旦做到了這點,你便可開始修“觀”。選個主题,例如無常或無我。

用這双新眼睛,你能理解得更好,你會以一種全新的方式看它,根本無須思考。

“止”有許多階段,但基礎是首先確定立七支坐姿勢,

找到安静的修行地、舒適的座墊等。但最重要的是,“止”只能在我們培養出正念時開始。

正念就是安住當下,以抵禦负面想法、將善念留在心中。

不僅在正式禪修座上,而且贯穿日常生活。行、卧時都可修習正念,

其時一直都可以修,真的没什麼時間是不可以修習的。

而且我們這麼做不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這是種需要心懷慈悲的修行方式。

為了具持穩定、真正的慈悲,我們能使用的方法是,

首先思維你生命中最愛的人,不是像你愛慕泰勒·斯威夫特那樣,

而是你個人生命中最愛的人,對你最親切的人。然後再擴展到中立對象,

例如你在街上看到的路人。再進一步擴展到正在傷害或曾經傷害你最深的人、

難以對其抱有悲心的人、可能被定義為敵人的人。所以在那個漸進的過程中,

我們意識到,就如我們這世的母親般慈愛,

輪迴中每個有情眾生都曾一度做過我們親愛的母親、父親或

伴侣、朋友、孩子等,於是我們就可以將那無量的慈悲心延展至全世界。

 

— 行為

但若我們僅僅坐一坐、想一想悲心,而早前却剛剛在某人臉上揍了一拳,

就稱之為佛教禪修,那是行不通的。這就是為何我們要談“行為”。

在行為中,我們通過善德的生活累積福德,於是修行才能變得穩定而專注,

心便不會被消極或罪惡感淹没。談到正確的行為,

主要需避免的是十不善行,

即殺生、偷盗、邪淫、妄語、綺語、兩舌、惡口、嗔恚、貪欲、邪見。

 

我們之所以遠離這些行為,是因為意識到它們對自他的後果。

當我們的生活遠離十不善行,十善行就產生了。

所以在這個基礎上,在大乘中,我們通過六出世間圆滿(六波羅蜜多),

例如布施、持戒、安忍等等,以及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來修持行菩提心。以布施為例,佛陀曾說:“如果每人都知道布施的業果,

就没人會不布施至少一點兒自己的所有。”佛陀並非把這些說得像誡命一樣,

他不是给了個規則列表,無論喜歡與否都得遵守;而是解釋了這些行為的結果,

我們自己可以看到,然後自己選是否想要遵循這些善德。

這些都是福德資糧的累積,這要和智慧資糧累積结合起藍。

僅累積智慧資糧,能在一定程度上擺脫负面情緒,而通過福慧二資糧的結合與圓滿,

我們可擺脱所有的精神毒障,甚至是意識中最细微的印痕,

只有那時我們才能成為圓滿的佛陀。為了最大程度利益眾生,幫助一切眾生從苦中解脫,

我們需要示現為圆滿佛陀。這就是為何我們要盡可能精進地培養兩種菩提心。

 

— 果乘

以上談的所有這些都在大乘因乘的範疇内,大乘果乘需要這些為基礎。

金剛座尊六法就在果乘的範疇裡。大乘果乘更常被稱為“金剛乘”。

在金剛乘裡,我們接受灌顶,是為了加速身語意的轉變,

成佛的速度比僅在因乘裡快得多。

之所以稱為因乘是因為行者在修行中培養證悟的因。

而在果乘的形式中,我們視真正證悟的果已經存在於自己的相續中,

並培養這個果。一旦我們的相續通過灌顶成熟,

我們就獲得進行這種高階形式的修持,

這就是為何給予我們這些灌顶的上師是如此不可思議地慈悲。

因此,從這角度說,我們都幸運地不可思議,

能從無變金剛仁波切這裡接受不只一壇而是六壇非常殊勝的灌顶,

以及修持方法的深奥竅訣教授。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記得這些要點,尤其是慈悲心;

並具有滿滿的信心,

相信我們能充分利用這個特别的周末。

那麼通過今天我與大家分享的這些思考,以及大家精進的聞思,

無論有何福德,現在讓我們一起以念誦迴向祈請文做結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薩迦福德隆盛法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